咸豐三(1853)年初刻本。七十回,末附「結子」一回。
作者死之次年,爆發了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農民大起義。與此同時,《蕩寇志》刻印行世。咸豐三年(一八五三),太平軍攻下南京,清政府官員們逃至蘇州,把《蕩寇志》版片帶去蘇州,大量印行。廣州官員也「急以袖珍板刻播是書於鄉邑間,以資功懲」。咸豐十(一八六○)年,太平軍忠王李秀成攻下蘇州,將《蕩寇志》毀版。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後,同治十(一八七一)年,《蕩寇志》又有大字覆刻本。官逼民反耶?盜賊作亂耶?太平天國何以失敗?清廷何以覆亡?為替《水滸傳》翻案的續書。